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5年10月13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二版:民生
2025年10月13日

临安匠人“瓷”力全开 天目窑文创爆品出圈

本文字数:857

 

 

在浙江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发展脉络中,临安天目窑以其青白瓷与黑釉瓷同窑合烧的独特技艺令人叹为观止。如今,匠人徐乔凭借创新手作,为这一古老窑口注入时代活力,让天目窑文化“活”起来。

近日,记者走进徐乔的工作室,他正专注地搅拌釉料,通过手指碰触,感受釉料的黏稠度。“首先要搅拌均匀,里面的所有粘土、矿物质,要悬浮得比较均匀。”徐乔一边操作一边介绍,“主要是凭经验,手捏一下,有黏黏像牛奶质的感觉,薄厚和浓稠度就差不多了。”上釉环节,徐乔格外谨慎。他深知,釉料的薄厚直接决定成品的效果,时间长短不同,釉料附着厚薄便有差异。“其实每个环节都很关键,要仔细、细心、有耐心。”徐乔严肃地说。将坯体制好后,需耐心等待其阴干,再送入窑中进行素烧,形成素烧坯。之后,为素烧坯上釉,待釉层阴干,便正式入窑烧制。装窑、烧制、冷却降温、出窑,整个过程持续三天左右。

这几天,徐乔的创新手作——一件核桃形状的手抓壶格外引人注目。这件作品巧妙地将天目窑文化与临安山核桃相结合,打造出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。手抓壶外观呈核桃形,内部还藏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核桃状小杯子,将两个小杯子往上一扣,便是一个完整的核桃形状,设计精妙,携带方便。“很多人对这个很感兴趣,在制作过程中,因为制作周期比较长,我反复修改,就有很多人想要购买,询问购买方式。”徐乔笑着说,“我们用宋代天目窑的工艺,结合现代审美和临安地方特色文化,制作了很多天目瓷。”

如今,出自徐乔之手的“陌上花”“银杏”“只此临安”系列陶瓷作品颇受欢迎,已销往全国各地,作品在宣传临安的同时,也为天目窑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他的作品想要了解临安、来临安旅游。“我觉得我为临安文化推广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。”徐乔自豪地说。

从10多年前,受父亲影响喜欢上这门手艺,到怀揣梦想传承陶瓷文化,徐乔说,他将继续创新手作,推出更多具有临安特色的陶瓷作品,通过自己的努力,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天目窑文化的传承中来,让这一古老的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。

记者 郑丽飞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