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5年10月13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二版:民生
2025年10月13日

累计活动180余场 服务超740小时

乡村“共享自习室”解锁“夜间托管”模式

本文字数:1169

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的基层阵地,承担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、解决群众实际需求的重要作用。在锦南街道市坞村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了新“用法”,全新打造的“共享自习室”,创新推出了“晚间托管”服务。通过校地共建,既破解了农村孩子课后学习空间少、家庭辅导难的问题,也让文明实践阵地真正服务到群众心坎上。

晚上6点30分,锦南街道市坞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“共享自习室”内,笔尖摩擦纸张的“沙沙”声与轻声交流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。十多名孩子正认真写着作业,来自杭州医学院的志愿者们分散在孩子们的身边,解答他们的疑问。在这些志愿者的帮助下,孩子们很快完成了作业。

“这里有很多小朋友,大家可以一起学,还有大哥哥大姐姐教我们写作业,我还在这看到很多书籍,以后可以学到更多知识。”来自城东小学的学生周昕悦正在预习课文《将相和》,她告诉记者志愿者教得很好,经过他们的解释,她今天学到了好几个新词语。“今年孙女上五年级了,我们已经教不了了,都靠她自己学。自从有了这个自习室,现在周一到周五,她每天晚上都过来写作业,这对我们这些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村民来说是非常好的。”锦南街道市坞村村民毛勇说,自习室的学习氛围好,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都提高了。

除了基础的作业辅导,杭州医学院的志愿者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医学科普活动。他们用简易的人体模型开展急救技能小课堂,现场演示环形包扎法、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,让孩子在互动实践中学习医学常识。“在帮助小朋友们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,我们还会陪伴他们绘画、阅读等等,并且不定期开展医学科普课堂,来拓展他们学业之外的知识。这样一来,不仅小朋友可以学到东西,家长也能够更加放心、省心。”杭州医学院大三学生彭语乐说。

据了解,“共享自习室”是市坞村为解决农村家庭的育儿难题推出的创新举措。锦南街道市坞村宣传文化员李燕介绍,从去年开始就锚定群众需求,以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阵地,推出“共享自习室”项目。通过“实践站+高校”的合作模式,联合杭州医学院组建志愿服务队,为孩子提供“夜间托管”服务,以及医学科普、急救技能实践等特色课程,让“乡村娃”在家门口就能享优质资源。如今,这个“共享自习室”已累计开展活动180余场、服务时长超740小时,覆盖120余名儿童,不仅切实降低农村家庭育儿成本,更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真正“活”了起来、暖到了群众心坎里。

“接下去,我们将继续精准对接儿童的需求,结合文明实践的特色,延伸‘学习+成长’这个服务场景,让自习室成为小朋友文明实践的‘小阵地’。另一方面,我们将结合文明实践的主题活动,定时开展周末特色小课堂,可以是‘垃圾分类小课堂’‘传统节日手工课’等特色课程,让孩子在自习之余,能够学知识、养品德,更好地丰富他们的成长体验,也让自习室的课后辅导、活动更精准、更受欢迎。”李燕表示。

记者 王儒杭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