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5年08月27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一版:要闻
2025年08月27日

共享厨房升级 “医养结合”有了新模式

本文字数:1291

黄精炖鸡汤、茯苓薏米粥、百合银耳羹……走进湍口镇湍源村红邻共享厨房,只见厨师正熟练地将“药食同源”的特色中药材融入日常饮食,烹制各种养生餐。“这些药膳都是就地取材,根据老祖宗的方子来的,吃了对身体好!”今年80多岁的湍源村村民周森林骄傲地说,“有了这个共享厨房,我们吃饭很方便,而且这里的饭菜很健康很养生。”

湍口镇地处偏远,老龄化程度高,养老服务面临诸多难题。从2024年开始,湍口镇的多个偏远乡村开设了“红邻共享厨房”,让厨房从“小家用”变成了“大家享”,解决老年村民的用餐问题。而为了让老年群体吃上更加健康营养的餐食,以及更方便就医,今年7月,湍源村把原有的“红邻共享厨房”升级为2.0版。

“2.0版”的一大特色就是“药膳飘香、食养同源”。湍源村被青山绿水环绕,是山茱萸、黄精等道地药材产地。红邻共享厨房2.0巧妙地将“临七味”等临安道地药材融入日常饮食。“比如说今天要烧红烧肉,我们会加一点紫苏在里面,不仅味道好,还更健康……”湍源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凯介绍说,厨师还会根据不同节气,选用黄精、金银花、枸杞、菊花、山楂等当季草药和食材,熬制应季养生茶,免费供村中老年人食用。

在王凯看来,红邻共享厨房的升级是为了打造“医养结合”健康服务新典范,给长者提供丰富多元的服务。升级后的红邻共享厨房还深度嵌入了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和“健康小屋”概念,现在这里不仅是“家门口”的食堂,还是长者的“健康管理第一站”。

“以前要看个病、配个药、量个血压啥的,最近也得跑去卫生院,我们年纪大了而且住得远不方便,现在有了这‘健康小屋’,走走就能到,方便多了!”湍源村张大妈经常来共享厨房吃饭,再顺便量量血压。有基础疾病的她也说,以前一两个月就要去卫生院开一次药,现在方便多了,来吃个午饭顺便还能把药配了。

“健康小屋”能提供哪些服务?除了实施档案化管理,为签约长者建立并动态更新个人专属健康档案,“健康小屋”还依托湍口镇中心卫生院组建“1+1+1+1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,为长者提供分层级、精准化的医疗服务;签约家庭医生定期驻点,方便长者随时咨询健康问题、查看健康档案、进行基础检查。此外,对于村中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,提供持续健康监测、个性化用药指导等服务。

为进一步保障长者的健康与安全,湍源村红邻共享厨房2.0还计划于8月底前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,推进院前急救能力建设,为老人再添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。

“红邻共享厨房2.0能够成功运营,得益于‘红橙蓝’三色管理模式。”王凯介绍,在红色联建优服务方面,以党组织为核心,运行“123”机制,开展1次驻村干部服务、2次村干部帮厨、3次志愿活动。同时,充分发挥老年协会“以老助老”的作用,协调各方资源并监管捐赠情况。在橙色互助聚合力方面,探索出“乡邻捐赠为主、政府帮扶为辅、党群捐献为补充”的长效互助模式,营造“湍口有礼”敬老风尚,保障厨房的长效运行。在蓝色监管促长效方面,严格食品留样与安全监管,建立透明机制,接受各级监督,确保运营规范透明。

接下来,湍源村将在现有基础上把红邻共享厨房2.0打造成一个集“健康饮食、中医养生、便捷医疗、邻里互助、安全保障”于一体的微型健康生活圈,为山区养老服务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创新模式。

记者 彭慧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