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4年07月10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一版:要闻
2024年07月10日

我区稻渔综合种养持续扩面

稻渔共生 绘出农民增收好“钱景”

阅读量:704 本文字数:850

记者 王丹丹

 

本报讯 稻渔综合种养是我区立足本土资源优势,稳定粮食生产、提高农田效益的创新举措。为了实现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新增12800亩的目标,近日,在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,相关农业主体正抢抓水稻栽种窗口期,加速推进田间改造工作。

黄屹家庭农场位于於潜镇潜东村,在农场的一处田头上,挖机正沿着田梗边缘掘土挖沟。据负责人黄屹介绍,这是在给螺蛳“造房子”,马上200亩水稻里的螺蛳就可以在里面避暑、栖息,清凉度夏。经过几天的忙碌,化龙村改英家庭农场的李改录已经完成了养殖沟的修建工作。最近他已将这100多亩的水田全部用于稻螺种养。届时,螺蛳和水稻将形成“共生”,水稻丰收的季节,螺蛳也能卖个好价钱。

“综合种养其实是在一块田种植水稻的过程中,同步养殖一些水产品、鸭子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。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,提高稻米和水产品品质,提升稻田生态环境。”区农技推广中心水产站站长朱月清告诉记者,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是指在粮食产量和面积稳定的前提下,利用稻田资源养殖鸭、虾、蛙、螺、鱼等品种,实现稻渔互促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,我区现在以稻鸭养殖为主,其次就是稻螺。

据悉,我区农业部门自2022年开始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,通过资金补助、技术指导、农事服务、品牌打造、产销帮扶等全链举措,助推多元化种养模式培育。截至目前,共实施新型综合种养“共生”田6000余亩,涉及稻—鸭、稻—虾、稻—鳖、稻—蛙等多种“稻+”种养模式,带动多地农户增产增收。

“今年实施面积有一个大幅的提高,涉及到70多家主体。其中,稻鸭模式依旧是主要模式,面积达到7000余亩;稻螺是第二大模式,有近4000亩。”朱月清表示,为进一步深化“稻+”模式格局,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,助力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,打造粮田增产增效的精品工程、示范样板,我区今年计划再推广12800亩综合种养面积。

眼下,各农事主体正加快推进田间开沟、田埂加固、进排水设置等系列准备工作。后续,农业部门会全程跟进、积极牵线、精准服务,通过中国水产科学院专家现场指导、集中培训、品种引进等举措,帮扶新种养主体顺利推进稻渔新型种养模式,实现稳粮增收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