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三版:缤纷校园

2021年02月23日
宁海青馍糍
阅读量:647 本文字数:649“咚,咚,咚……”坐不住的我跑到房间外东张西望,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正下方——大人们正在捣馍糍呢!原本被作业困住的我一下子来了劲,三下两下就跑到楼下“观战”。一大坨“面糊”躺在石臼里,冒着腾腾的热气,细闻还有丝丝清香。在它上方还有一个将要砸下来的石锤。我可喜欢家乡的馍糍了!
馍糍,可以算是宁海的传统美食,各种节日它都会现身。每逢佳节,家家户户在前一天早上准备一大桶糯米,用水浸泡一晚。第二天一早把糯米放在锅里蒸熟。这时,会有好几家的人一起帮忙(包括爷爷、爸爸、伯伯以及邻居叔叔们)。他们在家门前的石臼里抹上水,再把捣馍糍用的石锤准备好,便摩拳擦掌地等待着。
糯米快蒸熟时,通常会在里面放些艾草青,这样做出来的馍糍颜色鲜艳,口感清甜。糯米完全蒸熟后,奶奶把装在桶里的糯米倒在石臼里,这时相当于“幼状”的馍糍,还未成型。接着,爷爷拿着石锤狠狠地砸下去,在最后还要盘一个圆,再拿起来,旁边的大爷两手伸进水桶中,把糯米团的一侧翻折过去,立马拿了出来。就这样的动作重复无数次,换了四五个人,糯米团一次一次地凹下去,从一处地方的一抹艾草绿,到遍布全身的如翡翠般的绿色,以及慢慢变少的热气和渐渐浓郁的清香,没有一处不让人陶醉。长辈们头上流下的汗水,每句家常问候,还有一旁围着观战的小孩子,没有一时不让人赏心悦目。
就这样一种传统,一种美食,变成了宁海特有的一处风景。在今天,也是一种年味。
中午,大人、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着裹着松花粉的青馍糍,这味道,将成为人们心中难忘的清甜、软糯。
——★
农林大附小六(3)班 季诺
指导老师 虞璐
◎ 《今日临安》杭州市临安区新闻传媒中心
版权所有◎All Rights Reserved
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备案/许可证号: 浙ICP备05002139号-1